欢迎访问人民视线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汽车商情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之窗 >

施一公:“话题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时间: 2014-01-05 11:19 作者:威展 来源:网络整理

视频内容:

施一公:“话题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专题>>>>施一公:“话题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相信不少的人都曾经这样教育过孩子,或者是被家长教育过:好好学习,以后出有出息了出国留学深造。出国留学,似乎成了很多人念书的终极目标。然而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就是施一公。

说起施一公,在今年12月19日以前,人们对他的形容多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年仅46岁的他是世界着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他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8年,他在国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回国,也被认为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用长达“5分钟”的时间对施一公做了专题报道。今年12月19日,4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院士证书。这位备受关注的海归科学家,终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对当选,施一公却表现得很低调。他说:“今后无论在什么场合,我都希望大家继续称我为教授。”

“施一公成为中科院院士”之所以能成为公共话题,也是因为他在2011年参选院士的同时,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向院士评选制度开炮。他在文章中讨论了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矛头直指科研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并希望院士评选制度更为规范、理性、科学、专业化、去官僚化。

施一公也于这一年落选中科院新科院士。有网友分析,他的落选主要是由于他太有个性了,还有诸多网友认为这是评选方在打击报复。虽然事后中科院负责人否认了这种说法,但大部分网友却并不认同。

就在今年的四月份,施一公还被评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就在9月,施一公还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

所以,当施一公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的那一刻,就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无论施一公能否最终当选,都将会引发新一轮的关注。”

施一公:“话题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近日,4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院士证书。这位备受关注的海归科学家,终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这位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创下建系以来最年轻终身教授纪录的科学家全职回国。2011年,他和另一位知名海归学者落选中科院院士,曾引起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今年5月,施一公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有意思的是,此前的4月25日和4月30日,这位著名的落选者当选了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因此成为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爱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等人之后,又一名当选美国的外籍院士时仍不是中国院士的大陆科学家。人们因此更加关注施一公今年会否最终当选。如今,答案揭晓了,施一公本人却仍然保持低调,和当选美国院士时一样,未接受媒体采访。

两年前,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后曾表示:“我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如今,在当选发言中,他仍持这种观点,“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要提醒自己看看在相应科学领域有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如果没有、且有较大差距怎么办?这才是更应该关注的。”

据报道,在公布的新一轮两院院士增选名单中,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新增院士平均年龄55.5岁。至此,我国两院院士总数达1557人。中国工程院昨天指出,将研究规范院士退休与待遇问题。

两院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中科院53名新增院士从391名有效候选人中选出,平均年龄54岁,60岁及60岁以下的占85%。年龄最小的45岁,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女教授谢毅;年龄最大的74岁,是复旦大学的孙鑫教授。

中国工程院51位新增院士从560名有效候选人中选出,平均年龄56.9岁,60岁以下的占82.4%。年龄最小的48岁,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军教授;最大的77岁,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徐芑[qǐ]南。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达75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达807人。

此外,来自美国、法国、丹麦、以色列、巴西、印度等6个国家的9名外籍科学家今年新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即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他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以色列人。

增选结果一公布,很多人就注意到了中科院名单上施一公赫然在列,这一结局可谓皆大欢喜,尽管晚了两年。作为学术成绩斐然的“海归学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学术圈外同样引起了公众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中科大45岁教授谢毅的出现,让46岁的施一公,没能成为“最年轻院士”。

2011年,施一公和北大的饶毅教授曾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讨论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矛头直指科研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当年,施一公入选最后又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一度引起争议。到了今年4月底,施一公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这一结果又引发了美国院士却当不了中国院士的讨论,并再次引起公众对中国院士遴选机制的聚焦。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14 http://wwww.whgdk.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视线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疑问联系客服处理! QQ:407263902中部崛起B2B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