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继续教育学院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学校现有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学校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占地3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9万余平方米,学校位于甬江之畔,绿树成荫,白鹭成行,碧草如茵,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0多名,各类研究生约4000名,外国留学生50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15400多名。现有教职工2330名,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名,有正高职称人员283名,副高职称人员507名,有博士学位人员478名,中科院共享院士5名。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33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3万册,电子图书178万册,拥有8家附属医院和8家教学医院。
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资源,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2006年-2010年学校国家级项目数从33项增长到了62项,科研总经费从1.8848亿元增长到了3.1亿元,并且实现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奖的突破,“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了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包括2006年严小军教授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2008年陆茵教授的“节能型饮用水深度处理系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2009年何加铭教授的“无线多媒体通信传输与终端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2010年冯志敏教授的“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和汪鹏君教授的“面向大规模城域监控的流媒体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还获得了1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多项宁波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建有多层次、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基地、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
教学和学位点建设
宁波大学现有6个博士点,135个硕士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71个本科专业。拥有5门国家精品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运动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水产养殖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体育教育,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了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包括“面向学生选择、适应社会需求、推动教学资源优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和“构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责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个项目。拥有多个省部级教学实验室和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通信技术实验室
应用心理学实验室
医学基础实验中心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试验建设
水产养殖试验教学中心
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
体育教育实验室
电子政务实验室
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人体运动科学实验实训基地
基于专业技术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实践基地建设
国际交流
宁波大学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始终将“开放办学”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截止目前,学校已经与30多个国家的近80所高校建立的校际交流关系,合作院校包括:美国的普渡大学、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等。宁波大学与合作院校在多个领域开展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每年派送130名学生赴多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同时学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临床医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的本科全英文授课项目以及水产养殖和工商管理的硕士全英文授课项目,接受国外高校的学生来校交换学习。
111引智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
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合作建设“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创新项目”,该项目受到国家和宁波市外国专家局的资助,每年获得受助经费近70万,邀请国外各高校的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该基地一项研究成果也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紧紧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机遇,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海内外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着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