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由新华社提供)
2013年“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本次评选活动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至25日,由经济日报社国际部与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评选采取网友投票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由网上投票与专家投票加权平均计算得出。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依然存在。但整体看来,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向好,各方都在为经济复苏作出不懈努力。在缓慢复苏的料峭“春寒”中,不乏几抹令人欣喜的“亮色”。
1、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舆论高度关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国际社会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的里程碑,是“中国梦”的新序幕。它不仅将惠及中国人民,也将惠及周边国家,为世界注入新的希望。
2、“棱镜”事件发酵加剧欧美信任危机
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公开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棱镜门”事件在国际社会引发关注。此后,“棱镜门”事件不断发酵。德国政府宣布,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移动电话可能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此后不断有消息披露,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民众和政要都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监听的对象。“窃听门”丑闻加剧欧美信任危机,成为10月24日举行的欧盟秋季峰会的最大热点。美国监听丑闻还在全球引发众怒,处境尴尬。
3、中欧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光伏争端
2013年7月,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光伏争端的成功化解显示了中欧双方有能力、有智慧来管控贸易摩擦,维护合作大局,为解决全球贸易争端提供了样板。2013年1月至10月,中欧贸易额达4561亿美元,已经扭转了2012年以来贸易额持续下滑的态势。
4、预算分歧导致两党对立美政府停摆
2013年10月1日开始,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闭16天。这表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以及白宫与国会相互协调机制失灵,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及世界经济一次次受到美国债务上限、政府预算思路对立,以及政府关门等危机的威胁。
5、量宽政策欲退未退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年6月向外界暗示,该行已接近缩减其“量化宽松”计划的规模。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从2014年1月份起削减购债,实行了5年的量化宽松政策至此将形成拐点。美联储的这一动向诱发国际资本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进而导致相关国家股市及汇市大幅波动。
6、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6月7日和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会晤,就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此次会晤既促进双边互利合作,同时也不回避矛盾,这种模式在中美两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7、中国经济稳速增效重在调结构增效益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主动调低增速,符合当前较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一些国家债务危机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重在调结构、增效益的新阶段。
8、国际金价跌跌不休个中原因错综复杂
从2013年3月中下旬开始,国际金价节节下跌,到年底经历两波大跌后,由年初的每盎司1700美元上下,一度跌到1200美元以下。金价暴跌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不但对国际黄金市场及相关经济层面形成巨大压力,且对黄金的属性也形成潜在的深远影响。
9、金砖国家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步入复苏
2013年以来,多数金砖国家面临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艰难局面。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在数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停滞衰退后开始逐步复苏。从国际经济格局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这一反差持续的时期过长,势必对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造成深刻影响。
10、安倍经济学缺后劲经济增长成色不足
日本在安倍经济学实施一年后,其经济虽有起色,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经济201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0.5%。与第一季度的4.3%、第二季度的3.8%相比,第三季度的增速下降了一半以上,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的态势。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